
亚洲钢铁大会看钢铁发展
本届大会有来自20多个 450余名参会人员,有320余篇论文和汇报。在全体大会上,来自新日铁住金的HiroshiTomono展望了亚洲钢铁企业的发展,着重回顾了日本钢铁的百年发展历程,并从技术和商业战略两方面(组织改革、全球化)展望了未来发展。
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王新华教授作《超低氧含量 种钢的非金属夹杂研究》报告。该钢的生产路线为"EAF-LF-RH-CC",发现RH真空循环脱气系统具体很强的去除夹杂能力,经过33min处理,氧含量和夹杂分别降至4.8massppm,1.77N/mm2。生产超低氧含量 种钢需要严格控制二次氧化。
来自韩国浦项钢铁的Sung-HoPark回顾了近年来钢铁企业的技术发展。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大得降低了钢铁行业的需求和利润。为此,钢企需要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浦项提出了一种环保经济的炼铁方法:FINEX?,产量已达2Mtpy。高速连铸及无头轧制技术(CEM)减少了25建设成本和15能源消耗。还介绍了高锰钢、酸洗过程(PosEPIC)等技术。
来自印度钢铁管理局的SashiShekharMohanty作《通过技术创新在印度发展高性能钢铁产品》报告。印度对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需求大,比如在铁道、石油气、汽车、采矿、建筑等行业。介绍了抗震钢(earthquakeresistant,UTS/YSratio>1.25)、烘烤硬化钢、高强IF钢、Cr-Mo钢等一系列产品。
来自丰田汽车的KiyoshibaMase表达了汽车企业对于钢企在汽车轻量化和环境友好方面的期望。为了满足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要求,丰田正在研发下一代动力系统,比如混合动力系统、电力系统、燃料电池系统等。汽车轻量化要求大限度提高钢材的使用效率,并采用相关轻量化材料,比如铝合金,镁合金,有机材料,CFRP等,焊接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从本次大会的报告来看,各国钢铁企业都在开发应用新技术以应对资源、能源、环境这些全球性问题。提高技术,成为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。科技是钢企的生产力!